2020-08-26
为了增加PP亲水无纺布的亲水性,一般是通过改变其表面润湿性来实现的,其中主要包括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。化学改性主要是改变PP的分子结构,在大分子链上加入亲水基团,然后改变其吸湿性,主要包括共聚、接枝、交联、氯化等。
物理改性主要是通过改变分子的高阶结构来增加亲水效果,主要是共混改性(纺丝前)和表面改性(纺丝后)。下面介绍共混改性的方法,根据加入时间的不同,改性添加剂可分为母粒法、全粒化法和纺前注射法。
1.普通母粒法
这是无纺布生产厂家生产亲水无纺布的重要方法。
由木材生产厂家将常用的亲水性助剂制成亲水性母粒,然后与PP共混纺制熔融纺织物。
优点:生产简单,不需要添加其他的设备,适用于小批量生产,且具有较强的亲水耐久性。
缺点:亲水效果起作用慢,加工性能不好,经常在纺纱布的情况下使用。其成本是表面改性整理的2-3倍。
可纺性差,需要调整工艺。有一个例子,一个客户用两个母粒厂的产品浪费了5吨布料,却没有生产出成品。
2.全粒化
将改性剂、PP切片和助剂混合均匀,在螺杆下造粒,制得亲水性PP颗粒,熔融纺成布。
优点:加工性能好,结实稳定,可重复使用。
缺点:需要增加螺杆挤出机设备,这样的话,造成了吨成本较高,亲水效果较慢,只适合批量生产。
3.纺前注射法
将亲水性聚合物直接添加到亲水无纺布的主螺杆中,与聚丙烯熔体共混直接纺丝。
优点:效果较久,布料可反复使用。
缺点:由于搅拌不均匀,很难旋转。
上一条: 亲水无纺布的特点和分类
下一条: SSS口罩布的优点和缺点